丘陵山地现代农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
/
/
/
旺季不旺,消费下行,农机行业回归仍待时日

新闻动态

资讯分类

旺季不旺,消费下行,农机行业回归仍待时日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农机通 李勇
  • 来源:http://www.nongjitong.com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2-04 12:07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01需求不足非低速唯一原因。从本质上看,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,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环,其中有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必须弄明白,一是,什么是去杠杆?用最通俗的话解释,一方面要缩紧信贷,减少负债(借钱办事),与此同时要加紧负债催收(已经贷了款的赶紧还贷)。

旺季不旺,消费下行,农机行业回归仍待时日

【概要描述】01需求不足非低速唯一原因。从本质上看,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,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环,其中有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必须弄明白,一是,什么是去杠杆?用最通俗的话解释,一方面要缩紧信贷,减少负债(借钱办事),与此同时要加紧负债催收(已经贷了款的赶紧还贷)。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农机通 李勇
  • 来源:http://www.nongjitong.com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2-04 12:07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    01需求不足非低速唯一原因。
    从本质上看,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,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环,其中有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必须弄明白,一是,什么是去杠杆?用最通俗的话解释,一方面要缩紧信贷,减少负债(借钱办事),与此同时要加紧负债催收(已经贷了款的赶紧还贷)。二是,为什么要去杠杆?相关机构分析,2017年我国GDP总量是82万亿元,乘以250%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负债,差不多210万亿元,远远超过国际红色警戒线,有人推算过,杠杆率超过GDP总量270%,将会引爆一场金融风险,导致国内经济最少倒退5-10年,所以要去杠杆,以防止债务危机导致金融危机。长期而言,金融去杠杆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从依赖投资、增加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转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。但是在短期内,去杠杆会使资金面承压,有可能带动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利率上行,加大经济下行压力。
    由此看来,今年国内经济运行态势趋缓并不足为奇,按照经济学家许小年的判断,经过改革开放40年,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,工业化基本上完成了,资本积累的速度大大放慢,这并不是我们传统上理解的国内需求不足,需要宏观政策刺激等。他判断,一位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成为常态,将成为在后工业化时期的标准数据,它就是这个增长速度。
    话归正题,就国内农机工业产业而言,目前,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,整个行业体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一的规模,超速发展的也已发了许多不和谐的诟病,比如供需不同步、低端产能过剩、产品同质化严重、高端产品开发不足、技术工艺滞后等。连续几年,国内农机市场传统品类和特需小众品类间的调整不断深入,尤其是今年,令人感受至深的一点,就是过剩饱和且同质化产品持续下行体量远大于小众上升产品体量,形成的冲击力令业内感受到巨大下行压力。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,习惯于把市场不好的原因归咎于“需求不足”,其实,从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,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协调、不同步、不满足才是关键原因,也就是所说的“有效需求”进入调整期,只有市场上的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达到均衡水平,市场上的资源利用率才能达到最高水平。
    延伸开来,国内农机产业中以中小马力拖拉机为代表的动力机械,现代农机产业技术以小麦、水稻、玉米等为对象的联合收获机械,以低端性能为代表的单缸小四轮、农用三轮车等,都属于农机行业的传统品类,在国内农机市场2004年补贴实施以来的“黄金十年”快速发展背景下,传统品类产品总量急速膨胀,诸多产能重复投入,已经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严重饱和,“供大于求”势必导致市场进入盘存和调整期。而反观在高端产品制造领域,诸如400马力以上超大型拖拉机、大型采棉机、大型青贮机、高端粮食加工机械、高密度打捆机等等,国内市场严重依赖进口。国内整体农机制造体量全球第一,但是总体竞争力和利润附加值并不高,而且在诸多核心部件上仍受制于人,国内加工工艺、技术突破上欠缺很大。在这种背景下,农机行业结构调整已经关乎行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,自2015年开始,传统农机产业进入了趋缓发展阶段,市场自我修复功能正在深入,行业趋弱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在协调供需不同步的矛盾,在积蓄力量,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。
    02消费不振是多重因素使然。
    有关机构对国家统计局9月14日公布的8月经济主要数据做了分析,指出,丘陵山地反映消费重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.0%,这意味着进入2018年以来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仅在3月份实现了10.1%的两位数增长,此外,增幅全都在个位数(1-2月合并统计)。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,自2004年以来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基本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,年内偶尔某月会出现个位数增长,也仅有2017年出现了两次。而进入2018年情况则发生大逆转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仅在3月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,但也只有10.1%,其余时间全部是个位数增长。也就是说,在14年之后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幅再度开始呈现连续的个位数增长,实际结果远不及预期。
   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,作用巨大,如果内需出现滑坡,经济增长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。有经济专家指出,目前有三个变化要引起重视,一是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变化、消费能力减弱;二是目前企业本身的获利空间、特别是未来的获利空间在急剧收缩;三是政府所主导的一些投资项目在急剧下滑,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大量中小企业资金上受到影响。
    回到农机行业,自2014年开始,年度市场规模开始跌落至个位数区间,市场风向发生了逆转性变化,规模增幅逐年趋缓,今年以来,这种趋弱运行形势愈加明显。细细分析,农机行业消费不振,除了与产业本身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之外,与其相关多方因素也是关系重大,其中有三点不得不说:第一点是,种地成本高,粮价不稳,国内农业经营领域出现“雷声大雨点小”现象。按常理,人们消费必定是量入为出,也就是大家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能力,目前,国内农民所大面积从事的粮食种植,整体收益在种植成本居高、粮价不稳等因素影响下长期不达预期,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经营积极性减退,农机作业基础不稳,对行业影响可想而知。第二点是,传统农机产品存量大,机手收益下降,经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。近年来,随着农机产品社会保有量增加,农机作业周期在缩短,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跨区作业逐步减少,机手收益明显下降,投资农机热度出现降温。第三点是,传统品类齐跌,农机产业链集体观望情绪严重,信心不足,投资积极性受挫。越是行业不景气,产业相关链条资源观望情绪越严重,整个产业投资信心尤为不足,也就是说,当前产业颓势尽显、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在继续。
    03由大变强需追赶的差距不小。
    时下,国家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采取了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的目标导向,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解决产能过剩、库存高起、杠杆偏高、成本过高、短板突出等结构性问题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,行政手段干预正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市场导向,让市场需求和和市场变革说了算。
    众所周知,我国农机产业规模2012年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,但是,大而不强的弊病一直困扰了产业进步和升级。在很多人眼里,农机装备产业不及高铁、汽车等属于高大上的产品,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,纵观全球一线品牌的高端农机产品,绝对不比任何一种机械的技术复杂程度低。目前,国内农机产业不仅在大型化、智能化、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,而且在关键核心部件上依赖进口,同时在核心技术、材料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等环节尚有诸多壁垒未突破,国内农机产业由大变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